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芭蕉油的性味|功能主治|摘录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芭蕉油

【出处】《日华子本草》

【拼音名】 Bā Jiāo Yóu

【别名】芭蕉汁(《卫生杂兴》),芭蕉树水(《中级医刊》(5):57,1959)。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茎中的液汁。于茎干近根部切一直径约5厘米的小孔,即有灰黑色之液汁渗出,插以导管,引流入容器供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或以嫩茎捣烂绞汁亦可。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

【性味】

①《日华子本草》:"冷,无毒。"

②《纲目》:"甘,冷,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止渴,解毒。治热病烦渴,惊风,癫痫,高血压头痛,疔疮痈疽,汤火伤。

①《日华子本草》:"治头风热并女人发落,止烦渴及汤火疮。"

②《本草图经》:"治暗风痫病,涎作晕闷欲倒者,饮之得吐便瘥。"

③《岭南采药录》:"外涂痈疽,结核热。"

④《贵州民间方药集》:"治中耳炎。"

⑤《四川中药志》:"内服一小碗治红丝疔疮;外擦脑顶,治高血压头痛。"

【附方】

①小儿截惊:芭蕉汁、薄荷汁,煎匀,涂头顶(留囟门)、涂四肢(留手足心)。(《卫生杂兴》)

②治中耳炎:用竹筒斜插在芭蕉茎上,取茎内流出的汁滴入耳心,一日三、四次。(《贵州草药》)

【摘录】《辞典》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