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牛蒡子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炮制】

1.净制:拣去杂质,筛去泥屑。

2.炒制:取净牛蒡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鼓起,外面呈微黄色并略有香气,取出,放凉。

3.酒制:《雷公炮炙论》:凡使恶实,采之净拣,勿令有杂质,然后用酒拌蒸,待上有薄白霜重出,用布拭上,然后焙干,别捣如粉用。

【性味】味辛;苦;性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主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散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外用:适量,煎汤含漱。

【注意】本品能滑肠,气虚便溏者忌用。《本草经疏》:痘疮家惟宜于血热便秘之证,若气虚色白大便自利或泄泻者,慎勿服之。痧疹不忌泄泻,故用之无妨。痈疽已溃,非便秘不宜服。

【附方】1.牛蒡汤(《证治准绳·幼科》),用治小儿伤风,发热烦躁,鼻塞气喘,痰嗽惊啼,及诸疮赤紫,丹毒,咽喉肿痛。2.牛蒂甘桔汤(《外科正宗》),用治颐毒表邪已尽,耳项结肿,微热不红而疼痛者。3.栀子清肝汤(《医部全录·头门》),用治少阳经虚,肝火风热上攻而致的鬓疽,痛连颈项胸乳太阳穴等处,或寒热晡甚,胸满口苦舌干。4.启关散(《普济方》),用治风热客搏上焦,悬壅肿痛。5.牛蒂解肌汤(《疡科心得集》),用治头面风热,或颈项痰毒,风热牙痛。6.治头痛方(《方脉正宗》),用治头痛连睛,并目昏涩不明。7.治风热瘾疹方(《养生必用方》)。8.治喉痹方(《广济方》)。9.治咽膈不利方(《本草衍义》)。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