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
甘,平。
①《别录》:味甘,有毒。
②《食性本草》;寒。
③《日华子本草》:平,微毒。
④《会约医镜》:甘,平,微寒。
【归经】
①《本草求真》:入肝、肾。
②《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能主治】
补虚羸,祛风湿,杀虫。治虚劳骨蒸,风湿痹痛,脚气,风疹,小儿疳积,妇女崩漏,肠风,痔漏,疮疡。
①《别录》:主五痔疮瘘,杀诸虫。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②《食疗本草》:疗妇人带下百病,一切风瘙如虫行。
③孟诜:熏痔。患诸疮瘘及疬疡风,长食之甚验。腰肾间湿风痹常如水洗者,可取五味、米煮,空腹食之,甚补益。湿脚气人服之良。
④《日华子本草》:治劳,补不足,杀虫毒恶疮,暖腰膝,起阳,疗妇人产户疮虫痒。
⑤《日用本草》:补五藏。治一切风疾,肠风下血。
⑥《纲目》:治小儿疳劳及虫心痛。
【用法用量】内服:烧炙研末或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