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南沙参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性状】干燥的根,呈长纺锤形或圆柱形,上粗下细,有时稍弯曲或扭曲,偶有分歧。全长5~25厘米,上部直径1~3厘米。顶端有根茎(芦头)长0.5~10厘米,直径0.3~2厘米,偶有2个根茎并生,上有显著横纹。带皮者表面黄白色至棕色,有横纹,上部尤多,稍有短段细根或根痕;去皮者表面黄白色,有纵皱。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白色,不平坦,有多数裂隙。气微弱,味甘微苦。以根粗大,饱满、无外皮、色黄白者为佳。

【化学成份】轮叶沙参的根中含三萜皂甙和淀粉。

【药理作用】

①祛痰作用

轮叶沙参煎液对家兔的祛痰作用较紫菀等为差,但可持续作用4小时以上。1:40沙参浸液在试管内未见溶血现象。

②强心作用

1%沙参浸剂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明显强心作用,7/9离体心的振幅增大(比原来高50%以上),作用持续5分钟。

③抗真菌作用

沙参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炮制】拣净杂质,去芦,用水洗净,略润,切片,筛净晒干。

【性味】

甘微苦,凉。

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纲目》:甘淡而寒。

【归经】

入肺、肝经。

①《滇南本草》:入肺。

②《本草蒙筌》:足厥阴。

③《本草汇言》:入手太阴肺经,又肝、脾二经气分。

【功能主治】

养阴清肺,祛痰止咳。治肺热燥咳,虚痨久咳,阴伤咽干喉痛。

①《本经》: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

②《别录》:疗胃痹心腹痛,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安五脏,补中。

③《药性论》:能去皮肌浮风,疝气下坠,治常欲眠,养肝气,宣五脏风气。

④《日华子本草》:补虚,止惊烦,益心肺,并(治)一切恶疮疥癣及身痒,排脓消肿毒。

⑤《纲目》:清肺火,治久咳肺瘘。

⑥《玉楸药解》:清肺气,生肾水,涤心胸烦热,凉头目郁蒸,治瘰疬斑疹,鼻疮喉痹,疡疮热痛,胸膈燥渴,溲便红涩,膀胱癃闭。

⑦《饮片新参》:清肺养阴,治虚劳咳呛痰血。

⑧《中国药植图鉴》:降低血压。

【用法用量】内服:熬汤,3~5钱(鲜者1~3两);或入丸、散。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