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
苦辛,寒,有毒。
①《本经》:味辛,寒。
②《别录》:苦,微寒,有毒。
【归经】
①《本草经疏》: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经。
【功能主治】
吐风痰,杀虫毒。治中风痰涌,风痫癫疾,黄疸,久疟,泄痢,头痛,喉痹,鼻息,疥癣,恶疮。
用于中风、癫痫、喉痹症见痰涎涌盛。用于疥癣秃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此外,以本品研末外渗,有灭虱功效。又近用以杀灭蚊蝇及其幼虫,也作农药杀虫剂及兽医作催吐药使用。
①《本经》:主蛊毒,咳逆,泄痢,肠澼,头疡,疥瘙,恶疮,杀诸虫毒,去死肌。
②《别录》:疗哕逆,喉痹不通,鼻中息肉,马刀,烂疮。
③《药性论》:主上气,去积年脓血泄痢。治恶风疮、疥癣、头秃,杀虫。
④《本草图经》:大吐上膈风涎,暗风痫病,小儿鰕齁;用钱匕一字则恶吐人,又用通顶,令人嚏。
⑤《四川武隆药植图志》:治毒蛇咬伤及杀虫用。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2分;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搐鼻或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