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鹿角草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鹿角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dens parviflora Cas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鹿角草 多年生草本,高15-30cm.主根粗厚,圆柱形,疏生侧根,根上端有短粗的根茎,根茎顶端分枝。茎有纵棱。基生叶长4-8cm,无毛,羽状深裂,裂片条形,长7-15mm;叶柄长2-4.5mm;茎中部叶长2.5-4cm,羽裂;上部叶细小,条形。头状花序直径6-8mm,单生枝顶,外围有1层雌性舌状花,舌片黄色,先端有3宽齿,中央有多数两性筒状花,先端有4齿,花柱分枝有长附器,花丛部结实。瘦果条形,扁平,弄虚作假4棱齿,花柱分枝有长附器,花全部结实。瘦果条形扁平,具4棱,棕黑色,先端有长1.5-2mm的被倒刺毛的芒刺2枚。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坚硬的沙土、空旷沙地及海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及广西等地。

【化学成份】含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甙(luteolin-7-O-β-D-glucopyranoside),木犀草素(luteolin)[1].

【性味】味微苦;微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活血止血。主治痢疾;泄泻浮肿;咳嗽;哮喘;扁桃体炎;咳血;尿血;痈疖肿毒;带状疱疹;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