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
性状鉴别,1.骨螺,贝壳呈球形,表面螺旋肋及纵肋交织成方格状。螺层7层,较膨胀。缝合线凹陷呈沟状,纵肋3条,各有1列长棘,肩角棘特别发达。壳口卵圆形,外层边缘呈齿列状。气微,味咸。
2.线缝骨螺,贝壳略呈球形,高91mm,宽40mm,壳面黄褐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螺层约8层,缝合线浅。每一螺层有3条纵肿肋,螺旋部各纵肿肋的中部生有一尖棘。在体螺层的纵肿肋上具有3支较长的尖刺。壳质坚硬,壳口卵圆形。外唇边缘形成大的缺刻,内唇下半部向外番翻卷。壳内面褶色。气微,味咸。
【化学成份】浅缝骨螺壳含碳酸钙和磷、钾、镁、锌、铜等。
【药理作用】骨螺有腮下腺含有骨螺毒素,对鱼类、两栖类及某些无脊椎动物均有毒性和麻痹的作用。这种物质可能通过刺激神经节和阻断神经肌肉的传导而起作用。骨螺类均含有柴螺素(murexine),类似于乙酰胆碱,能抑制心脏的搏动,还可降低血压。
【性味】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中耳炎;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研粉敷。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能。主治痈肿、中耳炎、疔疮、下肢溃疡等。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