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峨嵋耳蕨的功效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别名】万年青(《峨嵋药植》),树林株(《中国药植志》)。

【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峨嵋耳蕨的全株。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而斜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顶端密被棕色卵形小鳞片。叶簇生;柄长达13厘米,稻秆色,坚实;叶倒披针形,长15~25厘米,宽4~7厘米,先端渐尖形,细密3回羽状复叶,第1回小叶多数,密,互生,几无柄,披针形,长2~3厘米,近于基部者稍短,且带下向;第2回小叶6~12对,卵状椭圆形,基部渐狭,循中肋延长;末回小叶2~3对,通常深2裂,裂片短线形,宽不及1毫米,先端锐尖,全缘,具一小脉,不达于顶,纸质,绿色,下面略具小鳞片;孢子囊群小,圆形,每裂片1个,通常着生于叶脉之端,孢子囊群盖圆膜质,与裂片等宽,不久即脱落。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分布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功能主治】《中国药植志》:清热。水煎服,治胃热症。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