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文化 > 正文

乾隆用孩儿茶“降火”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孩儿茶不是茶,它是一种豆科植物儿茶树的枝干或茜草科植物儿茶钩藤的枝叶加水煎汁浓缩而成的干浸膏,内服清热化痰,治疗腹泻;外用敛疮止血,比如皮肤溃烂、牙痛、牙龈溃疡等。

北京中医医院赵文硕医生指出,孩儿茶在《本草纲目》中称为乌丁泥,别名儿茶膏、孩儿茶、黑儿茶。性味苦、涩、凉,归肺经。乾隆上腭发干大概是由上焦肺胃伏火引起的,儿茶味苦性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苦能泻热,的确能起到消热去火的作用。

儿茶膏一般是在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块,加水煎煮,浓缩至糖浆状,冷却,干燥制成模型。一般是外用,临床上经常用它治疗湿疮流水、长时间不收口的疮。但是需要跟冰片合起来共同使用,效果明显。还可用于牙疳口疮、下疳、跌扑伤痛、外伤出血。

孩儿茶在欧、美、日等国药典或药学著作中有收载,作为收敛药或与其他收敛药合用治疗腹泻。在治疗腹泻时,患者需要内服,用量非常小,虽然孩儿茶在药店就能买到,但患者仍然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因为并不是所有腹泻都能适用。对于久泻不止、便中有血的腹泻比较有效,但对于细菌性痢疾早期却不宜服用,因为儿茶具有收敛的作用,而细菌性痢疾不宜过早止泻,不利于细菌的排出。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