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骨碎补的功效|作用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骨碎补为较常用中药。见于《开宝本草》。因能治折伤而补骨碎故名。根状茎密被棕褐色小鳞片,状似姜块,遂有猴姜之称。

  别名:猴姜、申姜、毛姜。

  来源:为水龙骨科多年生草本蕨类植物槲蕨及中华槲蕨的新鲜或干燥根状茎。附生于树干及岩石上。均匀野生。

  1、槲蕨

  产地:主产于广东、广西、浙江、湖北、福建、湖南、江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鉴别:呈扁平条形,多弯曲而有分枝,长短不一。长4~15厘米,宽1~1.5厘米,厚约2~4毫米。表面淡棕色至暗棕色,密被细小鳞片,柔软如毛,黄棕色。经过火燎者鳞片多已脱落,显棕褐色至暗褐色,两侧及上面具突起的圆疤状叶痕。质轻脆,易折断,断面可见多数黄色点状的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淡微涩。

  以棕色,条肥大者为佳。

  2、中华槲蕨

  产地:主产于陕西、甘肃、青海、西藏等地。

  性状鉴别:根状茎较直而细长,分枝少,长5~17厘米,宽0.6~1厘米医学教育|网。外表小鳞片黄棕色,易脱断,脱落后黄色至淡棕色。质硬,断面黄色。余同槲蕨。

  功效与作用:补肾镇痛、活血壮筋。

  炮制:沙烫、去毛、切咀。

  性味:苦,温。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补肝肾、续筋骨、活血止痛。

  主治:腰膝筋骨酸痛,外伤瘀血作痛,肾虚久泻,耳鸣,牙痛。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