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病理学 > 正文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常见的病理变化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常见的病理变化:

嗜酸性粒细胞在胃肠道浸润甚广,可从咽部至直肠,其中以胃和小肠最多见。按浸润范围可分为局限或弥漫型。局限型以胃窦部最多见,肉眼所见为坚实或橡皮样、平滑、无蒂或有蒂的息肉状肿块,突入腔内可导致幽门梗阻。弥温型往往仅引起粘膜水肿、充血、增厚,偶见浅表溃疡和糜烂。肠道病变多为弥温型,受累肠壁水肿、增厚、浆膜面失去光泽、有纤维渗出物覆盖。

组织学特点包括:

1.由纤维母细胞与胶原纤维所构成的粘膜下基质水肿;

2.基质有大量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可同时伴有巨噬细胞、巨细胞或组织细胞浸润;

3.粘膜下血管、淋巴管、肌层、浆膜和肠系膜淋巴结均可受累,医学教育|网搜集伴有粘膜溃疡与有蒂或无蒂的肉芽肿。嗜酸粒细胞浸润可仅局限于胃肠壁,亦可呈穿壁性。

根据嗜酸粒细胞浸润胃肠壁的程度分为:

1.粘膜病变型:粘膜内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伴明显的上皮细胞异常,肠绒毛可完全消失,导致失血、缺铁、吸收不良和蛋白丢失等;

2.肌层病变型:浸润以肌层为主,胃肠壁增厚,呈结节状,导致狭窄与梗阻塞;

3.浆膜病变型:浸润以浆膜为主,浆膜增厚,并可累及肠系膜淋巴结,有腹水形成。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