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碧桃干的功效|用法用量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碧桃干——《辞典》

【出处】《饮片新参》

【拼音名】 Bì Táo Gān

【别名】桃枭(《本经》),鬼髑髅(《雷公炮炙论》),桃奴、枭景(《别录》),干桃(《圣惠方》),气桃(《草木便方》),阴桃子(《分类草药性》),桃干(《现代实用中药》),瘪桃干(《中药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未成熟果实。4~6月采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摘取未成熟的果实,晒干。主产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性状】干燥未成熟的果实,矩圆形或卵圆形,长1.8~3厘米,径1.5~2厘米,厚0.9~1.5厘米,先端渐尖,乌喙状,基部不对称,有的留存少数棕红色的果柄。表面黄绿色,具网状皱缩的纹理,密被短柔毛;内果皮腹缝线凸出,背缝线不明显。质坚实,不易折断。气微弱,味微酸涩。以干燥、实大、坚硬、色黄绿者为佳。

【炮制】

刷净果皮上绒毛,晒干。

《雷公炮炙论》:“凡修事鬼髑髅,以酒拌蒸,从巳至未,以铜刀切,焙,取肉用。”

【性味】

酸苦,平。

①《本经》:“微温。”

②《别录》:“味苦。”

③《纲目》:“苦,微温,有小毒。”

④《饮片新参》:“甘酸,平。”

⑤《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淡苦,无毒。”

【归经】《本草汇言》:“入手足厥阴经。”

【功能主治】

治盗汗,遗精,吐血,疟疾,心腹痛;妊娠下血。

①《别录》:“疗中恶腹痛。”

②《日华子本草》:“治肺气,腰痛,破血,治心痛,酒摩暖服之。”

③汪颖《食物本草》:“主吐血,烧存性,研末,米汤调服。”

④《纲目》:“治小儿虚汗,妇人妊娠下血,破伏粱结气,止邪疟,烧烟熏痔疮,烧黑油调敷小儿头上肥疮软疖。”

⑤《本经逢原》:“疗瘀血症坚。”

⑥《分类草药性》:“治膀胱疝气,遣精,妇女月经闭塞。”

⑦《饮片新参》:“生津,止汗。治劳咳,养胃除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烧烟熏。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