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别名香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具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功能。
白芷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栽培于平坝、丘陵。主产于河南长葛、禹县等县的称“禹白芷”;主产于河北安国等县的称‘祁白芷’。主产于浙江杭州、永康等地的称“杭白芷”。浙江、江苏、上海、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等均有栽培。主产于四川遂宁、达县等县的称“川白芷”,以上皆为名品,销全国并出口。除主产区外,各省产白芷多自产自销。
白芷古代用野生,后经河南、浙江、四川等省发展为栽培。1957年全国收购300吨,销售400多吨;1960年收购上升到1000吨左右,销售800多吨,产销基本平衡;60年代中期,白芷生产形势很好,商品贮存中的生虫、霉变问题得到解决,调动了药农的生产积极性,年收购白芷5000多吨,销售1000多吨,发生逾量。在以后的20多年中,白芷的生产几度上下波动,产量极不稳定。比如,1970年全国收购白芷仅1000多吨,销售2500多吨,供不应求。1985年年收购量达到2万吨,为销售量的6~7倍,商品严重积压。
白芷适应性强,生长期短,繁殖快,产地广,生产不易控制。应加强市场预测和计划指导,巩固发展老产区的优质产品,稳定生产。目前,每年以收购2500~3000吨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