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野凤仙花的性味|用法用量|功能主治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野凤仙花的性味|用法用量|功能主治:

【出处】《植物名实考图》

【别名】假凤仙花、假指甲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野凤仙花的全草。

【原形态】野凤仙花,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根部发达,肉质,根茎状成圆形、椭圆形的块根。茎肉质,节处膨大,分枝,绿色带紫红色,有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叶互生,卵形、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6cm,先端尖,基部圆形,下延,边缘有圆齿状锯齿,齿与齿间有极细的线形裂片。总状花序,腋生;花梗基部有1斜卵形苞片;萼片3,中间1片居下,囊状,特大,向后延生成弯距,黄色,两侧者小,绿色,花瓣5,黄色,上端1瓣直立,每侧之2瓣愈合为1;雄蕊5,花丝白色,花药愈合包围雌蕊之顶;雌蕊1,子房长圆柱形,5室。蒴果,角果状,长纺锤形,花期6-7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林、水洼及流水边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以至江西、四川等地。

【化学成份】全草含大波菊甙(cosmosiin),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金圣草(黄)素(chrysoeriol),金圣草素-7-葡萄糖甙(chrysoeriol-7-glucoside)。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解毒敛疮。主治恶疮溃疡。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陆川本草》:清凉,解毒,去腐。治恶疮溃疡。

【摘录】《中华本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