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酸角的原形态|药理作用|生境分布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酸角的原形态|药理作用|生境分布: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别名】酸饺(《滇南本草》),酸梅、曼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通血香(《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豆科植物酸豆的果实。春季采摘,除去种子,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6~20米。树皮暗灰色,成不规则裂开。枝多,无刺,小枝被短柔毛,皮孔多,褐色。双数羽状复叶,长8~11厘米,小叶14~40,长圆形,长1~2.4厘米,宽4.5~9毫米,先端钝或微凹,基部偏斜不等,全缘,两面无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花为腋生的总状花序或顶生圆锥花序;萼筒陀螺形,裂片4,披针形;花瓣3,不等大,黄色,有紫红色线纹;下面2枚退化成鳞片;能育雄蕊3枚,花丝中部以下合生,其余退化成刺状,位于合生丝鞘顶端;雌蕊1,子房有柄,具多数胚珠。荚果厚,长圆形,长3~6厘米,宽约2厘米,灰褐色。种子3~10粒,红褐色,光亮,近圆形或长圆形。花期5~6月。果期7~12月。

【生境分布】多为栽培,或野生于杂树林、河边、田地旁。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地。

【化学成份】

果实含糖类、d-酒石酸、柠檬酸、甲酸、2-苹果酸等有机酸。并含丝氨酸、β-丙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等氨基酸和哌啶酸-2.

叶含d-酒石酸、l-苹果酸、牡荆素、异牡荆素、荭草素、异荭草素等。嫩叶及芽中富含铜。

【药理作用】果肉具轻泻作用,可能因含大量酒石酸之故,煮熟者此作用即消失。种子的外皮含大量鞣质,非洲人用以治疗痢疾,煎剂用以治脓疡。植物的某些部分有抗菌作用,树皮刚无。其叶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有效成分可能是牡荆素。叶和茎的煎剂对离体豚鼠回肠有较弱的抑制作用,水提取物(加酒精除去沉淀者)抑制作用较强,两者对人员离体子宫均无明显作用。煎剂对离体兔十二指肠无明显作用,对离体兔心则有抑制作用;水提取物在大鼠后肢灌流试验中有显著舒张血管作用,对麻醉狗的血压,煎剂及水提取物均无明显影响。小鼠腹腔注射1克生药/只,两种制剂均无明显毒性。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