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针叶卫矛的性味/用法用量/功能主治:
枇杷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实,润肺下气,止渴,主肺热咳喘,吐逆,烦渴。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实。
【原形态】枇杷 常绿小乔木,高约10m.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片革质;叶柄短或几无柄,长6-10mm,有灰棕色绒毛;托叶钻形,有毛;叶片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2-30cm,宽3-9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上部边缘有疏锯齿,上面光亮、多皱,下面及叶脉密生灰棕色绒毛,侧脉11-21对,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密生锈色绒毛;花直径1.2-2cm;萼筒浅杯状,萼片三角卵形,外面有锈色绒毛;花瓣白色,长圆形或卵形,长5-9mm,宽4-6mm,基部具爪,有锈色绒毛;雄蕊20,花柱5,离生,柱头头状,无毛。果实球形或长圆形,直径3-5cm,黄色或橘黄色;种子1-5颗,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1.5cm,褐色,光亮,种皮纸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花期10-12月。果期翌年5-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常栽种于村边、平地或坡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果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5cm,外果皮黄色或橙黄色,具柔毛,顶部具黑色宿存萼齿,除去萼齿可见一小空室。基部有短果柄,具糙毛。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厚3-7mm,内果皮纸膜质,棕色,内有1至多颗种子。气微清香,味甘、酸。
【性味】甘、酸;凉;无毒
【归经】脾;肺;肝经
【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止渴。主肺热咳喘,吐逆,烦渴
【用法用量】内服:生食或煎汤,30-60g.
【注意】《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助湿生痰,脾虚滑泄者忌之。
【各家论述】
1.《本经逢原》:必极熟,乃有止渴下气润五脏之功。若带生味酸,力能助肝伐脾,食之令人中满泄泻。
2.孟诜:利五脏。
3.崔禹锡《食经》:下气,止哕呕逆。
4.《日华子》:治肺气,润五脏,下气,止呕逆,并渴疾。
5.《滇南本草》:治肺痿痨伤吐血,咳嗽吐痰,哮吼。又治小儿惊风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