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方剂集锦 > 正文

三物备急丸方剂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三物备急丸:

【分类】泻下剂-温下

【组成】大黄一两 干姜一两 巴豆一两,去皮心,熬,外研如脂。

【用法】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纳中,合治一千杵,用为散,蜜和丸亦佳,密器中贮之,勿令泄。用时以暖水若酒服大豆许三四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瘥;如未瘥,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瘥;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

【功效】攻逐寒积。

【主治】寒实腹痛。卒然心腹胀痛,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大便不通。

【方解】本方治证由饮食不节,冷食积滞,阻结胃肠,或暴饮暴食之后,又复感寒邪,以致气机不行,甚则气机逆乱所为。此时非用大辛大热之品,不能开结散寒,非用急攻峻下之品,不能祛其积滞。方中巴豆辛热峻下,“推荡脏腑,开通闭塞”,为君药。干姜性味辛温,温中兼能散结,助巴豆辛热峻下,攻逐肠胃冷积,为臣药。大黄性味苦寒泻下,荡涤胃肠积滞,推陈致新,且能监制巴豆辛热之毒,为佐使药。三药合用,力猛效捷,为温下之峻剂。服后便通积去,寒消阳复,则诸证可愈。正如《八法效方举隅》所说:“本方取干姜以益其温,大黄以益其泻,巴豆既已暴悍,干姜、大黄愈助长其势焰,便可靡阴不消,靡坚不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方中巴豆大辛大热,毒性较大,对胃肠的刺激极强,须根据病情的轻重,适当掌握用量。服后若泻下过多,可服冷粥止之;若不下或下之过少,可服热粥助泻,若仍下之不快,病情不减,可适当加量。本方药峻力猛,以备暴急寒实之证应用,《医方集解》说:三药峻厉,非急莫施,故曰“备急”。

【运用】1.本方专为寒实冷积,暴急之证而设。以卒然心腹胀痛,大便不通,苔白,脉沉实为证治要点。孕妇、年老体弱,以及暑热时疫所致的心腹卒痛,均当忌用。

2.可用于食物中毒、急性单纯性肠梗阻属寒实内结者。

【文献】《古今名医方论》:“柯韵伯曰:大便不通,当分阳结、阴结。阳结有承气、更衣之剂,阴结又制备急之方。《金匮》用此治中恶,当知寒邪卒中者宜之,若用于温暑热邪,速其死矣。是方允为阴结者立,干姜散中焦寒邪,巴豆逐肠胃冷积,大黄通地道,又能解巴豆毒,是有制之师也,乃仿仲景白散而加峻者与!白散治寒结在胸,故用桔梗佐巴豆,为吐、下两解法;此寒结肠胃,故用大黄佐姜、巴,以直攻其寒。世徒知有温补法,而不知有温下之治,所以但讲虚寒,不议及寒实也。”

临床报道:用三物备急丸治急性肠梗阻39例,其中单纯性肠梗阻29例,蛔虫性肠梗阻7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结果治愈3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4%,l~5小时获效者11例,5~10小时获效者24例,10~20小时获效者4例,平均获效时间为6.2小时。

实验研究:三物备急丸具有明显的加强肠管收缩的作用,其组成成份巴豆能兴奋肠管,大黄和干姜则呈降低肠管紧张性的效应,这些药物的作用又常以浓度不同而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方歌】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 猝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

【注意事项】暂无资料。

【相关症状】口噤 小腹痛 少腹痛 腹满 大便秘结 大便艰难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