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方剂集锦 > 正文

当归六黄汤方剂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当归六黄汤:

【分类】清热剂-清虚热

【组成】当归 生地黄 黄芩 黄柏 黄连 熟地黄各等分(各6g) 黄芪加一倍(12g)

【用法】上药为粗末,每服五钱(15g),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前服,小儿减半服之。

【功效】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主治】阴虚火旺盗汗。发热盗汗,面赤心烦,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

【方解】本方为治阴虚火旺的盗汗而设。因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则心火偏亢,阴虚则火愈旺,火旺则阴液不守,蒸越外出,故见以盗汗为主的诸种阴虚火旺表现。治宜滋阴清热,固表止汗。方中当归、生地、熟地入肝肾而滋阴养血,阴血充则水能制火,为方中君药。盗汗因火旺迫阴,水不济火,故臣以黄连、黄芩、黄柏,三黄以泻火除烦,合苦以坚阴之意,热清则火不内扰,阴坚则汗不外泄,合君药以育阴清热。由于汗出过多,表气不固,故倍用黄芪以益气实卫固表止汗,又可合当归、熟地以益气养血。综观全方,其配伍特点,一是养血育阴与泻火除热并进,养阴以治本,泻火以治标,使阴固而水能制火,热清则耗阴无由;二是益气固表与育阴泻火相配,育阴泻火为本,益气固表为标,以使营阴内守,卫外固密。诸药合用,则有滋阴清热,固表止汗之功,于是内热、外汗皆可相应而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运用】1.本方主治阴虚火旺之盗汗。以盗汗面赤,心烦溲赤,舌红,脉数为证治要点。其养阴泻火之力颇强,对于阴虚火旺,中气未伤者适用。若脾胃虚弱,纳减便溏者则不宜用。

2.本方滋阴清热之力较强,且偏于苦燥,若阴虚而实火较轻者,可去黄连、黄芩,加知母以其泻火而不伤阴。

【文献】《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寤而汗出曰自汗,寐而汗出曰盗汗。阴盛则阳虚不能外固,故自汗,阳盛则阴虚不能中守,故盗汗。若阴阳平和之人,卫气昼则行阳而寤,夜则行阴而寐,阴阳既济,病安从来?惟阴虚有火之人,寐则卫气行阴,阴虚不能济阳,阳火因盛而争于阴,故阴液失守外走而汗出;寤则卫气复行出于表,阴得以静,故汗止矣。用当归以养液,二地以滋阴,令阴液得其养也。用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黄柏泻下焦火,令三火得其平也。又于诸寒药中加黄芪,庸者不知,以为赘品,且谓阳盛者不宜,抑知其妙义正在于斯耶!盖阳争于阴,汗出营虚,则卫亦随之而虚。故倍加黄芪者,一以完已虚之表,一以固未定之阴。”

临床报道: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小儿盗汗5例,原发病分别为化脓性扁桃体炎、黄疸型肝炎、肾病综合征、缺铁性贫血和病毒性心肌炎,经治疗分别服药6剂、9剂、10剂、15剂、30剂盗汗止,除肾病综合征外,其他原发疾病亦同时治愈(中医杂志,1984; 25:54)。

【方歌】当归六黄二地黄,芩连芪柏共煎尝, 滋阴泻火兼顾表,阴虚火旺盗汗良。

【相关症状】五心烦热 皮肤黑斑 盗汗 面色红 阴痒 大便秘结 小便黄赤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