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中药九香虫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九香虫:

【拼音名】Jiǔ Xiānɡ Chónɡ

【英文名】ASPONGOPUS

【来源】本品为蝽科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 的干燥体。11月至次年3 月前捕捉。置适宜容器内,用酒少许将其闷死,取出阴干;或置沸水中烫死,取出,干燥。

【性状】本品略呈六角状扁椭圆形,长1.6~2cm,宽约1cm.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略有光泽。头部小,与胸部略呈三角形,复眼突出,卵圆状,单眼1对,触角1对各5节,多已脱落。背部有翅2对,外面的1对基部较硬,内部1对为膜质,透明;胸部有足3对,多已脱落。腹部棕红色至棕黑色,每节近边缘处有突起的小点。质脆,折断后腹内有浅棕色的内含物。气特异,味微咸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炮制】九香虫:除去杂质。

炒九香虫:取净九香虫,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有香气。

【性味】咸,温。

【归经】归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木箱内衬以油纸,防潮、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