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扭肚藤的用法|主治|功能

扭肚藤的用法|主治|功能: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灌木丛。混交林及沙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性状】

性状鉴别 茎呈类圆柱形,多扭曲成团,或截段,长3-5cm,直径1-5mm;幼枝茶褐色,有疏毛或近光滑,节部稍膨大;质坚,断面粗糙,木部白色,中央具明显的髓部或形成空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叶对生或脱落,多卷曲皱缩,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长3-7cm,宽1.5-3cm,先端短尖,基部略呈心形,二面茶褐色,下面脉上有柔毛,叶柄短,长约5mm.气微香,味微涩。

以叶多、枝少、色茶褐者为佳。

【性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风湿热痹;四肢肿痛;瘟疬;疮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研末撤;或捣敷。

【各家论述】

1.《岭南采药录》:治湿热腹痛,大便不畅,煎服。煎汤洗疮疥。

2.《岭南草药志》:清利湿热及消滞。

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治肠炎,痢疾,消化不良,风湿性关节炎,跌打骨折

【摘录】《中华本草》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直播+录播 含班级服务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