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肌酸激酶同工酶的临床意义

  肌酸激酶同工酶的临床意义是检验技师考试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1.CK-MB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有价值酶学生化指标。

  (1)通常血浆中的CK-MB来自心肌,若患者具有CK—MB活性升高和下降的序列性变化,且峰值超过参考值上限2倍,又无其他原因可解释时,应考虑AMI.

  CK-MB 质量用于胸痛发作3小时后诊断AMI阳性率可达50%.6小时的诊断阳性率可达到80%.

  (2)AMI发作后如未进行溶栓治疗,CK-MB通常在3~8小时出现升高,达峰时在发病后9~30小时,于48~72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

  与总CK测定比较,CK-MB的峰时稍有提前,且消失也较快。

  (3)以血清CK-MB水平评价AMI的梗塞面积大小存在一定的争论,一般认为,梗塞范围较小者,CK-MB达峰时间较早,恢复正常时间较短。

  实际CK—MB达峰时间更与病情的严重程度而不是梗塞的面积相关,由此可认为CK-MB达峰早者比达峰晚者预后好。

  (4)溶栓治疗时,CK-MB早期升高及短时间内达峰是AMI的征兆。

  2.关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 当心肌缺血时CK-MB常不增高,故UAP患者大多数无CK-MB增高,即便增高也不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

  3.CK-MB并不对心肌完全特异,在骨骼肌中也少量存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