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肌酸激酶的临床意义

  肌酸激酶的临床意义是检验技师考试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1.当发生AMI时,CK活性在3~8小时升高,血中半寿期约为l5小时,峰值在10~36小时之间,3~4天后回复至正常水平。

  AMI时CK升高一般为数倍,很少超过的30倍。

  2.如果在AMI后及时进行了溶栓治疗出现再灌注时,梗塞区心肌细胞中的CK就会被冲洗出来,导致CK成倍增加,使达峰时间提前。

  但总CK活性测定仅有中度敏感,不能检出很早期的。

  如在发病4小时内CK即达峰值,提示冠状动脉再通的能力为40%~60%.

  3.施行心律转复、心导管和无并发症的冠状动脉成形术等均会引起CK值的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心脏插管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在导致CK总活性升高的同时,可以引起CK—MM 同工酶的升高,但CK—MB同工酶的活性上升并不明显。

  4.心脏手术和非心脏手术后都将导致CK活性的增高,且增高的幅度与肌肉的损伤范围的大小以及手术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

  心肌炎时CK可轻度增高。

  5.生理性增高人体在运动后将导致CK活性明显增高,运动越剧烈,时间越长,则CK活性上升的幅度越大,通常在运动后l2~20小时达到峰值,并维持36~48小时。怀孕妇女通常在14~26周时出现CK活性降低,而后又逐渐增高,分娩时CK升高。

  6.由于骨骼肌中CK单位含量极高,且其全身总量大大超过心肌,所以在各种肌肉损伤(如挫伤、手术、肌肉注射、癫痫发作)和疾病(如多发性肌炎、肌炎、横纹肌溶解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甲状腺功能减低出现粘液性水肿)时,CK极度升高,活性常高于参考数值数十至数百倍。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