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生理学 > 正文

突触后抑制概述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神经元兴奋导致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 突触后抑制包括传入侧枝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

  (1)传入侧枝性抑制又称为交互抑制。一个感觉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另一方面发出其侧枝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然后通过抑制性神经元的活动转而抑制另一中枢的神经元。

  意义: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

  例子:屈肌反射(同时伸肌舒张)。

  (2)回返性抑制:多见信息下传路径。传出信息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后转而抑制原先发放信息的中枢。

  意义:使神经元的活动及时终止;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的活动协调一致。

  例子: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与闰绍细胞之间的联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