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生理学 > 正文

嗜碱性粒细胞的概念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在白细胞中嗜碱性细胞占0.5%-1%,即50个细胞/μ1.平均循环时间是12小时。这类粒细胞的胞质中存在较大和碱性染色很深的颗粒。颗粒内含有肝素和组织胺。近年来发现嗜碱性粒细胞参与体内的脂肪低谢。当食物中的脂肪被肠吸收后,周围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数随即增加。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出肝素,激活在血浆中的脂肪分解。这是由于肝素作为脂酶的辅基增强了脂酶的作用。结果加快了由脂肪分解为游离脂肪酸的过程。

  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组胺与某些异物(如花粉)引起过敏反应的症状有关。

  此外,嗜碱性粒细胞被激活时还释放一种称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的小肽,这种因子能把嗜酸性粒细胞吸引过来,聚集于局部以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