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病理学 > 正文

结核病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炎,以肺结核最常见。典型病变为结核结节的形成伴有不同程度的干酪样坏死。近年来,由于大量抗生素的使用和耐药菌株的蹦现,结核病的发病率又趋上升。

  一、基本病理变化

  1.以渗出为主的病变:结核病的早期或机体抵抗力低下,菌数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

  较强时,主要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病灶区域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2.以增生为主的病变:细胞量少,毒力弱或机体免疫反应较强时,主要表现为有结核结节的形成。结核结节由上皮样细胞、郎汉斯巨细胞、外周聚集的淋巴细胞和少量的纤维细胞构成的。

  3.以坏死为主的病变:结核杆菌的数量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或变态反应强时,表现为干酪样坏死。

  二、原发性肺结核

  为初次感染结核杆菌,也称为儿童型肺结核。

  1.病理变化:病理特征是原发综合征的形成,即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

  结结核。

  2.结局:95%左右的病例可自然痊愈。少数患者可沿血道和淋巴道播散,形成粟粒性肺结核或全身粟粒性结核病。

  三、继发性肺结核

  为再次结核杆菌感染,也称为成人型肺结核。

  类型和病理变化:

  (一)局灶性肺结核

  1.病理变化:是继发性肺结核的早期病变。病灶位于肺尖 2-4cm处,直径0.5-1.0cm,病变以增生为主。X线显示肺尖部有单个或多个结节性病灶。

  2.结局:患者常无自觉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

  (二)浸润性肺结核

  1.病理变化:病变以渗出为主,中心有干酪样坏死,病灶周围有炎症包绕。X线显示在锁骨下可见边缘模糊不清的云絮状阴影。

  2.结局:如果及早发现,合理治疗,渗出病变可吸收;增生、坏死病变可通过纤维化或钙化痊愈。如果病变发展,干酪样坏死可扩大,坏死物液化排出形成空洞,并通过支气管在肺内播散,形成干酪样肺炎。

  (三)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1.病理变化:有厚壁空洞的形成。肺纤维化,新旧病灶并存。胸膜增厚与胸壁粘连,肺体积缩小。

  2.结局:空洞与支气管相通,形成开放性肺结核。病灶侵袭大血管,可引起大咯血。空洞突破胸膜形成气胸或脓气胸。肺广泛纤维化最后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

  (四)干酪样肺炎

  1.病理变化:由浸润性肺结核发展而来。根据病灶累及部位的大小,可分为小叶性干酪性肺炎和大叶性干酪样肺炎。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的浆液纤维蛋白渗出物。

  2.结局:此型病情危重。

  (五)结核球或结核瘤

  1.病理变化:病灶直径在2~5cm,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X 线需与周围型肺癌鉴别。

  2.结局:需采取手术切除。

  (六)结核性胸膜炎

  1.湿性结核性胸膜炎:病变主要为浆液纤维素性炎,一般经治疗可吸收。

  2.干性结核性胸膜炎:也称增殖性结核性胸膜炎,是由肺膜下结核病灶直接蔓延到胸膜所致。

  四、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的比较

  原发性肺结核和继发性肺结核在许多方面有不同的特征,详见表l—5—10—1。

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的比较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