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热点●●●——
1.微循环的改变
(1)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2)微循环少灌少流,灌少于流;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
(3)真毛细血管网关闭,直捷通路和动-静脉吻合支开放。
2.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各种致休克因素均可通过不同途径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使儿茶酚胺增加,作用于α受体,使皮肤、内脏血管痉挛;作用于β受体,使A-V短路开放;微循环处于严重的缺血、缺氧状态。
此外,休克时其他体液因子如血管紧张素Ⅱ等,也具有促进血管收缩、加重微循环的缺血缺氧的作用。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正保医学教育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