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病理生理 > 正文

肝肾综合征病理生理变化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肝肾综合征是指由于肝硬化、继发于肝功能衰竭基础上的功能性肾功能衰竭(又称肝性功能性肾衰竭)。

  肝肾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具有黄疸、肝脾肿大、低白蛋白血症及门脉高压等症状,突然或逐渐发生少尿与氮质血症。

  肝硬化患者在失代偿期发生的少尿与氮质血症是功能性的,其根据是:1.死于肾功能衰竭的肝硬化患者,其肾脏经组织学检查未见有何异常;2.把死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移植给尿毒症患者,被移植的肾脏可迅速发挥正常功能;3.把功能正常的肝脏移植给已发生肾衰的肝硬化患者,肾脏的功能可恢复正常。

  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兴奋;3.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活性降低;4.花生四烯酸代谢异常前列腺素(PG)是一组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物质,其中PGE2、PGI2和PGF2a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PGH2和TXA2则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肝硬化患者前列腺素代谢异常,当缩血管物质多于扩张血管物质时,可促使肾功能衰竭的发生。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时,肝脏对白三烯(LTs)的摄取、灭活和LTs从胆汁排泄发生障碍,血中LTs浓度增高,使LTs经肾脏排泄途径增加。肾脏有丰富的LTs受体,LTs浓度升高可导致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和肾内血流重新分布,使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从而导致功能性肾衰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5.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在功能性肾衰竭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肝硬化伴有内毒素血症患者大多出现功能性肾衰竭,肝硬化不伴有内毒素血症患者则肾功能大多正常。目前认为,内毒素可直接引起肾血管阻力增大、肾血浆流量减少而导致功能性肾衰竭。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