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病理生理 > 正文

水和钠的平衡调节——抗利尿激素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抗利尿激素(ADH)是由下丘脑视上核或室旁核神经元合成的八肽,存储于神经垂体血管周围神经末梢内。ADH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使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增加水的重吸收。ADH又有使血管收缩的作用,故又称为血管加压素(VP)。ADH合成、分泌的生理性刺激有:

  (1)渗透性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在视上核和颈内动脉附近,该感受器的阈值为280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动1%-2%即可影响ADH的释放。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ADH释放增加。

  (2)非渗透性刺激:血容量和血压的变动,通过左心房与胸腹大静脉处的容量感受器和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影响ADH的释放。当机体血容量明显降低时,尽管可能有晶体渗透压降低的情况存在,ADH分泌仍增多,说明机体优先维持血容量正常。

  (3)其他因素:精神紧张、剧痛、恶心、AGTII血浆水平增高及药物环磷酰胺等也能促进ADH分泌或增强其作用。

  渴感和ADH分泌主要通过对水的调节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平衡,因而被称为细胞外液的等渗性调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