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临床药理 > 正文

丙吡胺简介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丙吡胺简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药理作用及用途】抑制Na+内流及4相自动除极,使自律性下降,心房、心室和浦氏纤维传导速度减慢,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延长。对心肌收缩力有抑制作用。

  【适应症】可用于房性早搏、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颤、室性早博等,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较好。

  【用量用法】口服:1次100mg,1日3次,最大剂量每日不超过800mg。静注:每次50~100mg,最大剂量每次不超过150mg,5~10分钟内注完。静滴:每次100~200mg,以5%葡萄糖液500ml稀释,一般滴注量为每小时20~30mg。

  【不良反应】有口干、便秘、尿潴留和视力模糊等。偶有轻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证、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及青光眼病人忌用。前列腺肥大和轻度心力衰竭病人慎用。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

  【注意事项】①避免与负性肌力作用药物(β阻滞剂、钙拮抗剂)或抑制窦房结功能药物并用。②妊娠期或哺乳妇女忌用。③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三环抗抑郁药和红霉素并用有增加引发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危险。④与巴比妥、利福平和苯妥英钠并用,可降低本品之血药浓度;与甲氰咪胍并用,可提高血药浓度。⑤治疗房颤或房扑时,宜先行洋地黄化,以免心室率增快。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