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临床药理 > 正文

用药时间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特定的服药时间:

  一般情况下,饭前用药吸收好,作用发挥快;饭后用药吸收较差,作用慢。

  饭后服:大部分药物,特别是刺激性药物;

  饭前服:滋补药、胃壁保护药、胃肠解痉药、利胆药等。

  驱虫药宜空腹服用;消化药宜饭时服用;胰岛素宜饭前注射;催眠药宜在睡前服用。

  (2)用药时间不同,对药物作用的发挥可产生明显影响。

  原因:生理生化功能呈昼夜节律变化。

  ①药物的分布、消除,呈昼夜节律性改变。

  例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吲哚美辛、异山梨醇、阿米替林等药物,清晨服用,血药浓度峰值明显高于下午服药;

  肝功能在人的活动期(白昼)高于休息期(夜晚),使用肝代谢药物,如地西泮、普萘洛尔等,及经肾排泄药物,如庆大霉素、甲氨蝶呤等,夜间用药的半衰期长于白昼用药。

  ②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也有昼夜节律。

  相同剂量下,利多卡因16:00用药,局麻作用维持时间比8:00用药长。

  ③药物毒性,呈昼夜节律变化,许多药物LD50有昼夜节律变化,因此,有人建议在报告药物LD50时,应注明实验时间。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