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微生物学 > 正文

细菌的侵袭力简介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概念

  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等免疫防御机制,进入机体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

  2.构成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①荚膜和微荚膜,如肺炎链球菌的荚膜、A群链球菌的M蛋白、伤寒杆菌的Vi抗原及大肠埃希菌的K抗原,有抗吞噬和阻挠杀菌物质的作用,使病原菌得以在宿主体内大量繁殖;②粘附素(菌毛、膜磷壁酸等非菌毛粘附物质)是细菌表面存在的一些特殊结构和相关蛋白质,具有使细菌粘附到宿主靶细胞的作用;③侵袭性物质(链球菌透明质酸酶等胞外酶和志贺菌等的侵袭性蛋白质)虽然一般不具有毒性,但可协助病原菌抗吞噬和向全身扩散。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