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微生物学 > 正文

克雷伯氏菌病症性

  (一)肺炎克雷伯氏菌

  1882年Friedlander首先从大叶性肺炎患者痰液中分离出,故也称为Friedlander杆菌,简称肺炎杆菌。该菌产生胞外毒性复合物(extracellular toxic complex, ETC),主要成分为荚膜多糖(63%)、脂多糖(30%)和少量蛋白质(7%)。有些菌株还可产生LT和ST肠毒素。荚膜也与致病力有关。

  本菌存在于人体肠道、呼吸道。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泌尿系和创伤感染,甚至败血症、脑膜炎、腹膜炎等。

  (二)臭鼻克雷伯氏菌

  简称臭鼻杆菌,引起慢性萎缩性鼻炎,有恶臭,以及败血症、泌尿系感染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三)鼻硬结克雷伯氏菌

  简称鼻硬结杆菌,引起慢性肉芽肿性病变,侵犯鼻咽部,使组织发生坏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