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求医行为即求助于医务人员的帮助。患者有病或有某种症状的感受后,会不会采取求医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1.对疾病或症状的主观感受

  生活中存在两种对疾病的认识观点,一种观点是医务专业人员所共有的,它从专业立场去理解疾病。另一种观点是非专业人员的观点,专业人员总是希望非专业人员的观点与自己保持一致。而实际情况是两方面的看法常常不一致。总之对疾病的认识不同,导致人们决定是否进一步采取求医行为具有很大差异。

  2.症状的质和量

  症状的质和量对患者的影响取决于该症状在特定人群中出现的频率,常见或罕见;该症状对一般人来说是否熟悉,是否觉得无所谓;该症状或该疾病的预后是否易于判断等。

  3.心理社会因素

  求医行为与心理体验、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情况有关。美国Blum(1964)估计,75%的急性病患者求医,而只有20%慢性病患者求医,他列举有病不求医的原因包括10个方面。①没有钱;⑦医疗费用太高;③对疾病的症状没有觉察出来;④对所患疾病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或白认为没有多大关系;⑤对于医生的恐惧心理,对于诊断过程的恐惧心理,对外科处置的恐惧;⑥对个人健康的态度冷漠;⑦存在一种自我惩罚的心理;⑧存在一种认为患了病乃是羞耻的信念;⑨缺乏交通工具;⑩太忙,工作丢不开,请不了假。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