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儿科 > 正文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时邪(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冬春两季易于流行。好发于3岁以上儿童少见。

  中西医学病名的关系:中医学称本病为“痄腮”、“蛤蟆瘟”等。

  病因病机

  主要病机为邪毒壅阻足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凝滞于耳下腮部。

  邪陷心肝、毒窜睾腹变证产生的病机。

  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热毒炽盛,邪盛正衰,邪陷厥阴,扰动肝风,蒙蔽心包,可出现高热、昏迷、抽搐等症,此为邪陷心肝变证。

  足厥阴之脉循少腹络阴器,若邪毒内传,引睾窜腹,可见睾丸肿胀、疼痛,或少腹疼痛等症,此为毒窜睾腹之变证。

  辨证论治

  (一)邪犯少阳

  证候 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或有头痛,咽红,纳少,舌质红,舌苔薄白或淡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主方 柴胡葛根汤加减。

  (二)热毒壅盛

  证候 高热,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肿胀疼痛,坚硬拒按,张口咀嚼困难,或有烦躁不安,口渴欲饮,头痛,咽红肿痛,颌下肿块胀痛,纳少,医学教育网整理大便秘结,尿少而黄,舌红苔黄,脉象滑数。

  治法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主方 普济消毒饮加减。

  (三)邪陷心肝

  证候 高热不退,耳下腮部肿痛,坚硬拒按,神昏嗜睡,头痛项强,呕吐,四肢抽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 清热解毒,熄风开窍。

  主方 清瘟败毒饮加减。

  (四)毒窜睾腹

  证候 腮部肿胀消退后,一侧或双侧睾丸肿胀疼痛,或少腹疼痛,痛时拒按,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 清肝泻火,活血止痛。

  主方 龙胆泻肝汤加减。

  外治法

  1.如意金黄散:适量,以醋或茶水调,外敷患处,l日1~2次。用于腮部肿痛。

  2.玉枢丹:每次0.5~1.5g,医学教育网整理以醋或水调匀,外敷患处,1日2次。用于腮部肿痛。

  3.鲜仙人掌:每次取一块,去刺,洗净后捣泥或切成薄片,贴敷患处,1日2次。用于腮部肿痛。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