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妇科 > 正文

妊娠腹痛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妊娠期因胞脉阻滞或失养,发生小腹疼痛者,称为“妊娠腹痛”,亦名“胞阻”。

  一、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气滞、血瘀、血虚、虚寒,以致胞脉、胞络阻滞或失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

  二、辨证论治

  1.血虚证

  主要证候:妊娠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面色萎黄,头晕目眩,或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滑弱。

  治法:养血安胎止痛。

  主方:当归芍药散。

  2.气滞证

  主要证候:妊娠后小腹胸胁胀痛,或少腹胀痛;情志抑郁,嗳气吐酸,或烦躁易怒;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安胎。

  主方:逍遥散。

  3.虚寒证

  主要证候:妊娠后小腹冷痛,绵绵不体,喜温喜按;面色白,形寒肢冷,纳少便溏;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滑。

  治法:暖宫止痛,养血安胎。

  主方:胶艾汤。

  4.血瘀证

  主要证候:妊娠后小腹常感隐痛不适,或刺痛,痛处不移;或宿有癥瘕;舌暗有瘀点,脉弦滑。

  治法:养血活血,补肾安胎。

  主方: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