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妇科 > 正文

异位妊娠证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以往习称“宫外孕”。但二者含义不同,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宫外孕则仅指子宫以外的妊娠,不包括宫颈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

  一、诊断

  1.未破损型

  (1)病史:多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可有盆腔炎病史或不孕史。

  (2)临床表现:多无明显腹痛,或仅有下腹一侧隐痛。

  (3)检查

  ①妇科检查:子宫颈举摆痛,子宫稍大而软,与停经时间不符,一侧附件可触及薄壁之囊性肿块,压痛明显。

  ②辅助检查:妊娠试验阳性或弱阳性。B超提示宫内未见妊娠囊,于一侧附件区可见混合性包块,或包块中可见胎心搏动。

  2.已破损型

  (1)病史:同未破损型。

  (2)临床表现:突感下腹一侧撕裂样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晕厥与休克

  (3)检查

  ①腹部检查:下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以患侧为甚,腹肌紧张不明显,可有移动性浊音。

  ②妇科检查:阴道后穹隆饱满,触痛,宫颈举摆痛明显,子宫稍大而软,但比停经天数小;出血时子宫有漂浮感,子宫一侧或后方可触及肿块,医学教育网整理边界不清,触痛明显,后穹隆饱胀。

  陈旧性宫外孕的肿块边界清楚,但不易与子宫分开。

  ③辅助检查:妊娠试验阳性或弱阳性。B超提示宫内未见妊娠囊,于一侧附件区可见混合性包块,甚至于包块中可见胎心搏动,破损时子宫直肠隐窝有液性暗区。后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血。

  二、急症处理及手术适应证

  异位妊娠已破损型的休克型属危、急、重症,其典型症状是突发性下腹剧痛,伴肛门下坠感,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或冷汗淋漓,恶心呕吐,医学教育网整理血压下降或不稳定,有时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并有腹部及妇科检查体征。临床处理如下:

  1.患者平卧,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观察患者神志。

  2.急查血常规、血型及交叉配血。

  3.立即给予吸氧、输液。可用50%的葡萄糖液20ml加丹参注射液lOml静脉推注,或用5%葡萄糖液500ml加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医学教育网整理必要时输血。

  4.有条件者可同时服用参附汤回阳救逆,或服生脉散合宫外孕I号方(赤芍、丹参、桃仁)以益气固脱,活血化瘀。

  若腹腔内出血多者,或经以上处理休克仍不能纠正者,应立即手术治疗。

  5.手术适应证

  (1)停经时间长,疑为输卵管间质部或残角子宫妊娠者。

  (2)休克严重,内出血量多或持续出血,虽经抢救而不易控制者。

  (3)妊娠试验持续阳性,包块继续长大,杀胚药无效者。

  (4)愿意同时施行绝育术者。

  三、辨证论治

  1.未破损期

  主要证候:患者可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或有一侧下腹隐痛,或阴道出血淋漓;妇检可

  触及一侧附件有软性包块、压痛,妊娠试验阳性或弱阳性;舌正常,苔薄白,脉弦滑。

  治法:活血化瘀、消癥杀胚。

  主方:宫外孕Ⅱ号方加蜈蚣、全蝎、紫草。

  2.已破损期

  (1)休克型

  主要证候:突发性下腹剧痛,肛门下坠感,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或冷汗淋漓,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或不稳定,有时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并有腹部及妇科检查体征。

  治法:益气固脱,活血祛瘀。

  主方:生脉散和宫外孕I号方。

  (2)不稳定型

  主要证候:腹痛拒按,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但逐步减轻,可触及界限不清的包块,时有少量阴道出血,或头晕神疲,血压稳定;舌正常或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

  治法:活血化瘀,佐以益气。

  主方:宫外孕I号方加党参、黄芪。

  (3)包块型

  主要证候:腹腔血肿包块形成,腹痛逐步减轻,可有下腹坠胀或便意感;阴道出血逐渐停止;舌质暗或正常,苔薄白,脉细涩。

  治法:活血祛瘀消癥.

  主方:宫外孕Ⅱ号方。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