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妇科 > 正文

滑胎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凡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三次或三次以上者,称为“滑胎”。

  一、病因病机

  1.肾虚 父母先天禀赋不足,或孕后不节房事,损伤肾气,冲任虚衰,系胎无力而致滑胎;或肾中真阳受损,命门火衰,冲任失于温养,宫寒胎元不固,屡孕屡堕而致滑胎;或大病久病累及于肾,肾精匮乏,冲任精血不足,胎失濡养,结胎不实,堕胎、小产反复发作而成滑胎。

  2.气血虚弱 母体平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或饮食不节、孕后过度忧思劳倦损伤脾胃,脾虚胃弱气血化源匮乏;冲任不足,医学教育网整理以致不能摄养胎元而发生滑胎。

  3.血瘀 母体胞宫宿有癥瘕痼疾,瘀滞于内,损伤冲任,使气血失和,胎元失养而不固,屡孕屡堕,遂发滑胎。

  二、辨证论治

  1.肾虚证(1)肾气不足主要证候:屡孕屡堕,甚或应期而堕;孕后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面色晦暗;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尺脉沉弱。

  治法:补肾健脾,调理冲任。

  主方:补肾固冲丸或安奠二天汤。

  (2)肾阳亏虚主要证候:屡孕屡堕,腰酸膝软,甚则腰痛如折,头晕耳鸣,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而润,脉沉迟或沉弱。

  治法:温补肾阳,固冲安胎。

  主方:肾气丸去泽泻,加菟丝子、杜仲、白术。

  (3)肾精亏虚主要证候:屡孕屡堕,腰酸膝软,甚或足跟痛;头晕耳鸣,手足心热,两颧潮红,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肾填精,固肾安胎。

  主方:育阴汤。

  2.气血虚弱证主要证候:屡孕屡堕,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白,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固冲安胎。

  主方:泰山磐石散。

  3.血瘀证主要证候:宿有癥痼之疾,孕后屡屡滑胎,肌肤无华;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涩。

  治法:祛瘀消癥,固冲安胎。

  主方: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