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妇科 > 正文

经行吐衄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周期性的吐血或衄血者,称“经行吐衄”。

  一、病因病机

  1.肝经郁火 肝司血海,素性抑郁,或恚怒伤肝,肝郁化火,冲脉隶于阳明而附于肝,经行时冲气旺盛,冲气挟肝火上逆,血热气逆,灼伤血络,迫血上溢,故上逆而为吐血、衄血。

  2.肺肾阴虚 素体阴虚,经行时阴血下溢,阴血亏虚,虚火上炎,灼肺伤络,络损血溢,以致吐衄。

  二、辨证论治

  1.肝经郁火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量较多,色鲜红,月经可提前、量少甚或不行;心烦易怒,或两胁胀痛,口苦咽干,医学教育网整理头晕耳鸣,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调经。

  主方:清肝引经汤。

  2.肺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量少,色暗红,月经每先期、量少;平素可有头晕耳鸣,手足心热,两颧潮红,潮热咳嗽,咽干口渴;舌红或绛,苔花剥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肺。

  主方:顺经汤加牛膝或加味麦门冬汤。

  三、顺经汤的药物组成

  顺经汤:当归、熟地、沙参、白芍、茯苓、黑荆芥、丹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