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妇科 > 正文

阴疮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妇人外阴部结块红肿,或溃烂成疮,黄水淋漓,局部肿痛,甚或溃疡如虫蚀者,称“阴疮”。

  一、病因病机

  1.热毒

  经行产后,卫生护理不当,邪毒侵袭,或湿热蕴积,伏于肝脉,滞于冲任,侵蚀外阴肌肤,破溃成疮。

  2.寒湿

  久居阴寒湿冷之所,寒湿乘虚侵袭,凝滞于内,邪气不能外达,内陷于冲任肌肤;或阳气虚衰,气血失和,与痰湿凝结,肌肤失养,日久则溃腐成疮。

  二、辨证论治

  1.热毒证

  主要证候:外阴部皮肤局限性焮红肿胀,破溃糜烂,灼热结块,脓苔稠黏,或脓水淋漓;全身见身热心烦,口干纳少,便秘尿黄;医学教育网整理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消疮。

  主方:龙胆泻肝汤。

  2.寒湿证

  主要证候:阴部肌肤肿溃,触之坚硬,色晦暗不泽,日久不愈,脓水淋漓,疼痛绵绵;伴面色白,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畏寒肢冷,食少纳呆;舌淡苔白腻,脉沉细缓。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消疮。

  主方:阳和汤或托里消毒散。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