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妇科 > 正文

子宫脱垂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称“子宫脱垂”。

  一、病因病机

  1.气虚

  素体虚弱,中气不足,分娩损伤,冲任不固,带脉失约,或经行产后负重操劳,耗气伤中;或久居湿秽之地,寒湿袭于胞络,医学教育网整理损伤冲任带脉而失于固摄,久则子宫坠落下脱。

  2.肾虚

  先天不足,或房劳多产,伤精损肾;或年老体弱,肾气亏虚,冲任不固,带脉弛纵,无力系胞而致子宫脱出。

  二、分度

  Ⅰ度:子宫颈下垂到坐骨棘以下,但不超越阴道口。

  Ⅱ度:轻者,宫颈已脱出阴道口;重者,宫颈及部分宫体已脱出阴道口。

  Ⅲ度: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至阴道口外。

  三、辨证论治

  1.气虚证

  主要证候:子宫下移或脱出于阴道口外,阴道壁松弛膨出,劳则加重,小腹下坠;身倦懒言,面色不华,四肢乏力,小便频数,带下最多,质稀色淡;医学教育网整理舌淡苔薄,脉缓弱。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方:补中益气汤加金樱子、杜仲、续断。

  2.肾虚证

  主要证候:子宫下脱,日久不愈;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冷痛,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入夜尤甚,带下清稀;舌淡红,脉沉弱。

  治法:补肾固脱,益气升提。

  主方:大补元煎加黄芪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