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外科 > 正文

子痈的临床表现

  子痈是指睾丸及附睾的化脓性疾病。中医称睾丸和附睾为肾子,故以名之。临证中分急性子痈与慢性子痈,以睾丸或附睾肿胀疼痛为特点。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附睾炎或睾丸炎。

  【病因病机】

  1.湿热下注外感六淫或过食辛辣炙煿,湿热内生,或房事不洁,外染湿热秽毒,或跌仆闪挫,肾子受损,经络阻隔,气血凝滞,郁久化热,发为本病。

  2.气滞痰凝郁怒伤肝,情志不畅,肝郁气结,经脉不利,血瘀痰凝,发于肾子,则为慢性子痈。

  【诊断】

  1.临床表现

  (1)急性子痈:附睾或睾丸肿痛,突然发作,疼痛程度不一,行动或站立时加重。疼痛可沿输精管放射至腹股沟及下腹部。伴有恶寒发热、口渴欲饮、尿黄便秘等症状。附睾可触及肿块,触痛明显。化脓后阴囊红肿,可有波动感,溃破或切开引流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脓出毒泄,症状消退迅速,疮口容易愈合。

  (2)慢性子痈:临床较多见。患者常有阴囊部隐痛、发胀、下坠感,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及同侧大腿根部,可有急性子痈发作史。检查可触及附睾增大、变硬,伴轻度压痛,同侧输精管增粗。

  2.实验室检查

  急性子痈血白细胞总数增高,尿中可有白细胞。

  【鉴别诊断】

  1.卵子瘟(腮腺炎性睾丸炎)睾丸肿痛,多继发于痄腮(腮腺炎)之后,一般不化脓。2.子痰附睾触及结节,多发于附睾尾部,疼痛轻微,发病缓慢,常有泌尿系结核病史,输精管增粗,呈串珠样改变,溃破后形成窦道,有稀薄豆渣样分泌物。

  【治疗】

  急性子痈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可配合使用抗生素;慢性子痈多应用中医药治疗。

  1.辨证论治

  (1)内治

  ①湿热下注证

  证候:多见于成年人。睾丸或附睾肿大疼痛,阴囊皮肤红肿,焮热疼痛,少腹抽痛,局部触痛明显,脓肿形成时按之应指;伴恶寒发热;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方药:枸橘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金铃子。

  ②气滞痰凝证

  证候:附睾结节,子系粗肿,轻微触痛,或牵引少腹不适;多无全身症状;舌淡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腻,脉弦滑。

  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方药:橘核丸加减。

  (2)外治

  ①急性子痈未成脓者,可用金黄散或玉露散水调匀,冷敷。病灶有波动感,穿刺有脓者,应及时切开引流。脓稠、腐肉较多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选用九一丹或八二丹药线引流,脓液已净,外用生肌白玉膏。

  ②慢性子痈葱归溻肿汤坐浴,或冲和膏外敷。

  2.其他疗法

  急性子痈主张早期应用抗生素,在药敏试验未获结果前,可选用抗菌谱较广的抗生素。

  【预防与调护】

  1.外生殖器有包茎、龟头炎、尿道狭窄等应及时治疗。

  2.急性子痈患者应卧床休息并兜起阴囊。切开排脓者要注意引流通畅。

  3.饮食清淡,忌烟禁酒。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