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发病,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痰饮留伏,此为哮喘之夙根。外因责之于气候骤变,寒温失调,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以及过食生冷成酸,活动过度,情绪激动等。内因是发病的根据,外因即诱因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其中因感冒受冷而诱发者最为多见。
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人体水液的正常代谢为肺脾肾三脏所司,肺为水之上源,有通调水道之功;脾为水谷之海,有运化水湿之能;肾为水脏,主人体水液,有蒸化水液之职。若先天胎禀不足,或后天失调,或感受外邪,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人体水液代谢出现异常,痰浊内生。痰之本水也,源于肾;痰之性湿也,主于脾;痰之末肺也,贮于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痰饮留伏是哮喘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若复感外邪,接触诱因,则可引动伏痰,痰气交阻于气道,肺失宣肃,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击,气机升降不利,以致呼吸困难,气息喘促,喉间痰吼哮鸣,发为哮喘。若是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或素体阳虚、寒痰内伏者,发为寒性哮喘;若是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或素体阴虚、痰热内伏者,发为热性哮喘。由于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留伏之体质,反复发作,又常导致肺之气阴耗伤、脾之气阳受损、肾之阴阳亏虚,因而形成缓解期肺气虚弱、脾气虚弱、肾气虚弱的不同证候。
总之,哮喘的发生都是外因作用于内因的结果,正虚痰伏,邪阻肺络是其主要病机。其发作期的病机为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阻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内因不除,外因屡犯,所谓风有动静、痰有鼓息,导致哮喘时作时止、反复发作。哮喘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但亦有发作期、缓解期不明,发作迁延,虚实夹杂的复杂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