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儿科 > 正文

口疮虚火上浮证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证候口腔溃疡稀散或糜烂,周围色红不著,疼痛不甚,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神疲颧红,盗汗口干,手足心热,大便偏干,舌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或指纹淡紫。

  辨证本证多由素体虚弱,久病久泻或热病、久病耗伤阴液,肾阴亏虚,水不制火,虚火上浮所致。虚火口疮,则溃疡稀散或糜烂,周围色红不著,疼痛不甚;阴虚火旺,则颧红,盗汗口干,手足心热,大便偏干,舌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或指纹淡紫。

  本证以口舌溃疡稀疏散发,色淡,反复出现或迁延不愈,疼痛轻,伴阴虚内热症状为特征。

  治法滋阴降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引火归元。

  主方六味地黄丸加肉桂。(《小儿药证直诀》)

  常用药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肉桂。

  热病后伤阴重,加玄参、麦冬、乌梅滋阴生津;低热或五心烦热,加地骨皮、白薇清退虚热;虚火盛,加知母、黄柏滋阴降火;大便秘结,加蜂蜜、火麻仁润肠通便。久病吐泻后患口疮,治宜气阴双补,可服七味白术散,重用葛根,加乌梅、儿茶益气生津敛疮。若久病吐泻,脾胃虚寒,无根之虚火上浮,症见面白唇淡,手足欠温,反复口疮者,用理中汤加肉桂以温补脾肾,引火归元。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