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是因胃失和降,气逆于上,以致乳食由胃中上逆经口而出的一种病证。古人将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哕。因呕与吐常同时出现,故多称呕吐。本证发病无年龄及季节限制,但临床以婴幼儿和夏秋季节为多见。
引起呕吐的原因较多,凡因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暴受惊恐,以及其他脏腑疾病影响到胃的功能而致胃气上逆时,均可发生呕吐。本病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若呕吐严重则耗伤津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日久可致脾胃虚损,气血化源不足而影响生长发育。
呕吐可见于西医学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因此,出现呕吐要注意辨别,明确诊断。此外,小儿哺乳后,乳汁自口角溢出者,称为“溢乳”、“漾奶”,多为喂哺过量或过急所致,系喂养不当,并非病态。
本证以呕吐为主症,本节所述以消化道功能紊乱为主。临床对于小儿呕吐,要注意审其病因,辨识引起呕吐的各种不同疾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才能使患儿得到正确的治疗,不致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