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妇科 > 正文

胎死不下脾虚湿阻证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主要证候:胎死不下,小腹冷痛,或阴道流血,胸腹满闷,口出秽气,神疲乏力。舌胖苔白厚腻,脉濡缓。

  证候分析:脾虚湿阻,壅塞胞宫,气机阻滞,运胎无力,故胎死不下,小腹疼痛;湿浊中阻,气机升降不利,故胸腹满闷;胎死既久,腐气上逆,故口出秽气;脾虚湿困,阳气不振,故神疲乏力。苔厚腻,脉濡缓,乃湿困中州,气机不利之征。

  治法:运脾除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行气下胎。

  方药: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芒硝、枳实。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

  方中苍术燥湿健脾,健运中州;厚朴、枳实行气消胀满;陈皮理气化痰;甘草和中;加芒硝软坚滑利下胎。全方合用,有运脾除湿,行气下胎之效。

  若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行手术治疗。术前均应备血,并做凝血功能检查。如凝血功能异常者,应在纠正后再进行手术。子宫小于12孕周者,可直接行刮宫术;子宫大于12孕周者,可行引产术。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