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DN),轻者可仅见尿中微量蛋白尿,重者可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早期病变为尿中排出微量白蛋白,继而出现蛋白尿,最后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由于其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所以对于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特别是在阻止其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仍无突破,因而早期的防治仍是减缓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
西药在治疗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中医辨证论治是糖尿病肾病的有效防治手段。在防治糖尿病肾病的领域为人所关注,尤其是在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方面的良好疗效及其降低不良反应的优势,使之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干预手段。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病”的范畴。
本病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分为三期:
第一期称脾瘅(似糖尿病前期)
第二期称“消渴”(似糖尿病发病期)
第三期称“消宵”(似糖尿病并发症期)。
经文中对各期的发病原因和机理做了较明确的论述,对指导现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重要意义,特别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用“行气活血,通经活络,化痰散结”,对后世的“上、中、下三消”分期的影响很大:正所谓“上消”病在肺燥、口渴多饮为主:“中消”病在胃热、多食易饥为主:“下消”病在肾虚,小便频多为主。治疗及调理原则:调理情致,合理饮食,劳欲适度,合理用药。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久病入络”,肾为络脉聚集之所,糖尿病肾病实质上为糖尿病日久所致,中医消渴病久治不愈,伤阴耗气,痰热郁瘀互结,阻于络脉,形成微型症瘕。以肢体水肿表现为主,则认为是阴损及阳,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肌肤,遂发为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