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内科 > 正文

风痧-邪犯肺卫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证候:发热恶风,喷嚏流涕,伴有轻微咳嗽,精神倦怠,胃纳欠佳,疹色浅红,先起于头面、躯干,随即遍及四肢,分布均匀,稀疏细小,2—3日消退,有瘙痒感,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舌质偏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分析:风热时邪,郁于肺卫。疾病初起,外感风热时邪,犯于肺卫,宣发失职,则见肺卫表证,而见发热恶风,喷嚏流涕,咳嗽;卫气失和,气机不舒,脾失健运,胃失受纳,故精神倦怠,胃纳不佳;邪热与气血相搏,外泄肌肤,故皮肤红疹;邪随疹透,病情较轻,则见疹点稀疏细小,分布均匀,2-3口消退;风犯肌腠,故皮疹瘙痒;邪热与气血搏结,郁于足少阳胆经,故耳后、枕部等处淋巴结肿大;舌质偏红、苔薄白,为风热之证。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透疹。

  方药:银翘散加减。常用药:金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表。牛蒡子疏风清热,与桔梗、甘草配伍清利咽喉,宣肺止咳。荆芥、薄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豆豉发汗解表,透疹祛邪,使邪热由肌表透泄。

  耳后与枕部淋巴结肿大疼痛者,加蒲公英、夏枯草、玄参以清热解毒散结;咽喉肿痛者,加僵蚕、木蝴蝶、板蓝根清热解毒利咽;皮肤瘙痒者,加蝉蜕、僵蚕祛风止痒。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