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儿科 > 正文

哮喘的转归预后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

  1.小青龙汤口服液每次1支,1日2次。用于寒性哮喘。

  2.哮喘冲剂每次1袋,1日2次。开水冲服。用于热性哮喘。

  二、经验方

  1.干地龙粉,每次3g,1日2次,装胶囊内开水吞服。用于热性哮喘。

  2.麻黄、五味子、甘草各30s.研细末,分成15包,每次1包,1日2次,开水冲服。用于热性哮喘。

  3.生晒参60g(党参加1倍),蛤蚧(去头足)2对,麻黄ms,杏仁10g,炙甘草50g,生姜60g,红枣10g,白果肉100so浓煎3次,滤清汁加冰糖500g,收膏。每日早晚各1汤匙,开水冲服。用于哮喘缓解期以气短为主者。

  三、外治疗法

  白芥子、延胡索各21g,甘遂、细辛各12g共研细末,分成3份,每隔10天使用1份。

  用时取药末1份,加生姜汁调稠如1分钱币大,分别贴在肺俞、心俞、膈俞、膻中穴,贴2-4小时揭去。若贴后皮肤发红,局部出现小疱疹,可提前揭去。贴药时间为每年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3次,连用3年。‘

  四、针灸疗法

  发作期,取定喘、天突、内关。咳嗽痰多者,加膻中、丰隆。缓解期,取大椎、肺俞、足三里、肾俞、关元、脾俞。每次取3-4穴,轻刺加灸,隔日1次。在好发季节前作预防性治疗。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重视预防,避免各种诱发因素,适当进行体格锻炼,增强体质。

  2.注意气候影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冬季外出应带口罩。尤其气候转变或换季时,要预防感冒诱发哮喘。有外感病证要及时治疗。

  3.发病季节,防止活动过度和情绪激动,以免诱发哮喘。

  二、护理

  1.居室宜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季要和暖,夏季要凉爽通风。避免接触特殊气味。

  2.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进生冷油腻、辛辣酸甜以及海鲜鱼虾等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以免诱发哮喘。

  3.注意心率、脉象变化,防止哮喘大发作产生。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