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栀子

  【歌诀】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译注】栀子味苦,性寒。其苦寒清降,既清气分之火,又解血分之热,善于清泻火热、清心除烦,能除胸中郁热的心烦不安,并能凉血止血,治疗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等出血证。此外,还可治胃部热痛。本品苦寒、直折火毒,曲曲下行,能使热邪从小便排出。

  本品还有清利湿热、凉血解毒的作用,又治火毒上攻的目赤肿痛、湿热蕴蒸的黄疸病,以及小便不利、便血、热毒痈肿等证。

  【应用】用治外感热病,邪热内郁胸中,心烦不眠,坐卧不安,莫名所苦者,常与宣郁达表的豆豉同用;若治高热神昏谵语的实火证,又常与黄连、黄柏、黄芩配伍共泻三焦火邪。用治湿热黄疸,多与茵陈、大黄、黄柏同用;若与瞿麦、萹蓄、海金沙同用,又可治热淋尿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用治实火热毒所致的吐血、衄血、目赤肿痛、疮痈肿毒等证,或与大黄、黄连、黄柏同用;或与白茅根、侧柏叶、大小蓟同用;也可单用研末鸡蛋清调,外敷治火毒疮肿。

  【用量用法】3~10g,煎服。生用走气分而泻火,炒黑(黑栀子)入血分而凉血止血,姜汁炒止呕除烦;表热或便溏用皮,内热用仁。

  【使用注意】本品有缓泻作用,故脾虚便溏者不宜服。

  【现代研究】本品含栀子素、栀子甙、去羟栀子甙、熊果酸等。有利胆、镇痛、镇静、降压、解热、抗菌等作用,还可止血。

  【附方】

  1.栀子豉汤栀子、豆豉,用于邪热客心、心烦郁闷等症。

  2.茵陈蒿汤茵陈、大黄、栀子,用于湿热黄疸。

  3.八正散木通、车前子、栀子、大黄、滑石、萹蓄、甘草、瞿麦,用于热淋涩痛。

  4.十灰散大蓟、小蓟、白茅根、侧柏叶、荷叶、黑栀子、葛根、大黄、棕榈炭、丹皮,用于血热吐衄。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