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白芍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歌诀】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译注】白芍味甘酸苦,性微寒。甘补酸收,有收敛和养阴补血的作用。本品酸敛肝阴,平抑肝阳,补血柔肝,缓急止痛,所以能止木旺乘土的泄泻、痢疾、腹痛,以及因阴虚血亏而肝阳偏旺所引起的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拘挛疼痛、月经不调等。但属于虚寒性的不能用。

  此外,本品甘酸敛阴,还有止汗之功,常用于表虚恶风自汗或阴虚盗汗者。

  【应用】用治妇女月经不调,常与当归、地黄、川芎同用,即为调经养血的基本方;经行腹痛,可加延胡索、香附;崩漏不止,可加阿胶、艾炭。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多与生地、生牡蛎、生代赭石、牛膝等药同用。若治虚风内动,又常与生牡蛎、鳖甲、生地、阿胶等同用。用治肝阳偏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肝气不和,胁肋疼痛,常与当归、柴胡、白术、茯苓等同用;若治肝脾失和的脘腹挛急作痛,或血虚所致的四肢挛急作痛,又与甘草配伍使用。用治腹痛泻痢,属肝气乘脾,肠鸣腹痛泄泻,得泻痛减者,常与白术、陈皮、防风同用;属湿热壅滞大肠、下痢腹痛、里急后重者,常与木香、槟榔、黄芩、黄连等同用。用治虚证多汗,属外感风寒,表虚自汗而恶风者,常与桂枝、生姜、大枣同用;属阴虚阳浮而盗汗者,多与牡蛎、柏子仁、龙骨等同用。

  【用量用法】5~lOg,大量15~30g.酒炒可减低它的寒性。

  【使用注意】阳衰虚寒之证不宜单独使用。反藜芦,忌同用。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成分为芍药甙,另还含鞣质、挥发油、脂肪油、牡丹酚及三萜类化合物等。所含芍药甙对大鼠胃、肠、子宫平滑肌有较好的解痉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并有一定的抗感染、抑菌、镇静、镇痛、抗惊厥、降压、扩张血管等作用。芍药总甙对小鼠免疫应答具有调节作用,并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

  【附方】

  1.四物汤见当归条。用于月经不调等证,为调经基本方。

  2.桃红四物汤见当归条。用于瘀血阻滞、经行腹痛。

  3.胶艾汤干地黄、当归、白芍、甘草、阿胶、艾炭、川芎,用于冲任虚损、崩漏下血证。

  4.建瓴汤生地黄、生牡蛎、生龙骨、怀牛膝、代赭石、山药、杭白芍、柏子仁,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5.大定风珠白芍、阿胶、龟甲、干地黄、麻仁、鳖甲、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用于热病伤阴、虚风内动。

  6.逍遥散柴胡、黄芩、当归、白芍、白术、甘草、生姜、薄荷,用于肝气不和、胁肋疼痛。

  7.芍药甘草汤见甘草条。用于脘腹或四肢挛急作痛。

  8.痛泻要方白芍、防风、白术、陈皮,用于肝气乘脾、腹痛泻痢。

  9.芍药汤芍药、黄芩、黄连、大黄、当归、肉桂、木香、槟榔、甘草,用于湿热下痢。

  10.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用于营卫不和、恶风自汗。

  【按】当归与白芍均有补血、调经、止痛之功,常相须为用。但当归性温,适宜于血虚有寒者;白芍性寒,适宜于血虚有热者。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用于血虚且兼瘀滞引起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以及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可用于阴血不足,肝气不舒的月经不调、脘腹疼痛、四肢挛急作痛。当归又能润肠通便,治血虚肠燥便秘。白芍还能平抑肝阳、敛阴止汗,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以及自汗、盗汗等证。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